精准扶贫——我们在前行!(诗朗诵)
弯曲的大理河,
它企盼一股清流。
古老的重耳川,
它等待一沫春风。
土炕上的老大爷,
他企盼一张病床,
几片良药。
窑洞里的老大娘,
她等待一袋面粉,
几件衣裳。
守着家乡的年轻人,
他们企盼脱贫的方案、
惠民的政策。
身强力壮的庄稼汉,
他们等待科学的技术、
致富的真经。
期盼在心头涌动,
等待在心底暗藏。
听,
党中央发出了声音,
全面小康,
五年脱贫7000万。
听,
总书记作出了承诺,
扶贫路上,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一个文件,
六个精准,
那是行动的指南、
脱贫的标准。
看,
红色子洲的山山洼洼拥进了扶贫大军,
看,
南西两川的沟沟岔岔走来了帮扶干部。
全县18个乡镇、549个贫困村,
一支支扶贫队来了,
一项项脱贫措施制定出来了,
产业扶贫、技术扶贫、
健康扶贫、移民搬迁,
多举并重,多管齐下。
技术来了,
专家到了,
大棚种植、养殖基地办起了,
村卫生室竣工了,
大山深处的村民住进了县城保障房。
山地苹果挂果了,
核桃树长起来了,
红枣树红满了山坡,
黄芪根扎进了黄土地里。
满山遍野的树苗和植物,
棵棵都是摇钱树。
全县14651户贫困户、
42552个贫困人口,
各级领导来到他们的家里,
揭一揭锅盖,
问一声温饱。
第一书记盘坐在的他们炕头,
拍一拍肩膀,
拉几句家常。
扶贫队员到家了,
包扶干部入户了,
通组入户水泥路通了,
贫困户的院子硬化了,
圈栏里的猪羊肥壮了。
山头上的树绿了,
搬迁户的房子新了。
生病的老大爷出院了,
脸上泛起红光,
嘴角挂满笑容;
孤单的老大娘不愁了,
碗里端着白面,
身上穿着新衣。
退伍老军人的困难补助申请递上去了,
伤残大哥的残疾证办下来了。
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在子洲大地上摄取,
这一幅幅美丽的定格,
在扶贫行动中锁定。
一个伟大的决策,
带来一个伟大的变迁,
一个美好的梦想,
迎来一个美好的时代,
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精准扶贫,
我们在前行!
不久的将来,
实力子洲,魅力子洲,幸福子洲,
将展现出空前的壮美,
32万子洲人民将迈着豪迈的步伐,
走进全面小康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