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进子洲/ 魅力子洲/ 旅游特产/ 正文

子洲:端牢生态碗 吃上致富饭

初夏,走进子洲县的乡镇村间,沟地坡洼青草郁郁葱葱,川道台地庄稼长势喜人,山峁峁上中药材和林果树绿意正浓,一幅生态长青、产业兴旺的“子洲绿”生态画卷,正在陕北大地徐徐展开。

近年来,子洲县坚持把良好生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锚定建设“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县”目标,积极探索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的产业发展模式,整山、整川、整沟推进林、果、药、粮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实践范例。

(山峁峁上的苹果园)


山峁峁今成聚宝盆

“截止去年底,我们镇栽植的山地苹果面积达5500亩、山地核桃7000亩,全镇黄芪总保有面积8500亩,同时还实施了山地旱作节水滴灌、家庭农产品加工作坊、核桃加工厂等项目,努力保障和实现绿色产业就地变现,让村民吃上生态饭、吃好生态饭。”淮宁湾镇镇长万天宇说。

近年来,子洲县立足山地优质土壤优势,积极挖掘生态资源潜力,着力在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做文章,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科技服务等措施,积极培植壮大山地苹果、山地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将一个个荒山峁峁变身成为村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据了解,截止2023年初,该县山地苹果、山地核桃、中药材保有面积分别为18.2万亩、22.7万亩、21.5万亩。

川台台撑起大粮仓

子洲县西南两川素有“米粮川”之称,大理河、淮宁河从西、南部穿境而过,为河流两岸的川台地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春季雨量充足,川台地的墒情很好,川台地种玉米、谷子、豆类再好不过了。”种了一辈子川台地的周家硷镇双庙湾村的朱大爷告诉记者。

近年来,子洲县发挥境内大理河、淮宁河沿岸区位优势,按照保住存量、提高质量、提升效益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多种粮、种好粮、种优质高产粮”,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鼓了起来。2022年,该县农作物总播面积78.06万亩,示范推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2300亩,在周家硷、淮宁湾等沿川乡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6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技能培训、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只增不减”。

(淮宁湾镇川道)


河道道呈现湿地美

6月7日,雨后初晴,来到苗家坪镇王庄村段的气盾坝上,清澈的河水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八九只野鸭欢快地玩耍,不知名的水鸟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坐落在坝边觅食,堤岸、青山、河面、村庄相映相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

(大理河气盾坝生态景观)


近年来,子洲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按照“两廊、三区、多节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县域溪河岸畔、滩地沟坝的综合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河道“四乱”整治力度,形成沟、渠、岔、河全方位监管保护体系,实施病险库坝加固63座、黄河流域拦沙坝32座。积极推进禁养区养殖户搬迁整治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大理河、淮宁河等流域生态防护景观林和青银、榆蓝高速景观防护林建设,全力构筑“以水为脉、以绿为廊”的黄土高原生态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