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 领域标准目录/ 社会保险领域/ 社会保险领域公开内容/ 正文

就业创业帮扶政策解读

一、劳动力转移

1.脱贫及监测劳动力如何确定?

依托防止返贫信息监测大数据平台确定年龄范围在年龄(男16-60 周岁,女16-55周岁)之间,有劳动能力的脱贫和监测人口。

2.什么叫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跨区域转移就业,即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本人所在县域以外地区转移实现就业,也可称为离土离乡转移就业;二是产业转移就业,即农村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就业(包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可称为离土不离乡转移就业。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主要有三个意义和目的?

一是通过转移就业来促进不富裕的农民尽快致富,二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使农村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解决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矛盾,三是推进技术交流提高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技能。

二、跨省转移就业交通补贴

4、跨省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的标准是什么?

外出务工的脱贫及监测劳动力向外省有序组织或自发转移就业(实现 3个月以上稳定就业)享受不超过5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所需资金由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列支。

5、跨省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的申请时限?

外出务工的脱贫及监测劳动力在实现转移就业后3个月内向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申请。

6.跨省转移就业交通补贴的申请材料有哪些?

《子洲县脱贫劳动力及三类户劳动力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申请表》;。

劳动合同(就业协议)原件及复印件或用人单位出具的就业证明材料;

补贴对象本人身份证和一卡通复印件。

三、苏陕劳务协作

7.苏陕劳务协作中,与子洲县结对的是江苏省的哪个县区?

扬州市江都区。

8.如何深化子洲江都区劳务协作?

我县根据扬州市江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定期对接就业岗位信息,对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服务,为有创业意愿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培训等服务。

9.如何开展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服务?

以脱贫及监测劳动力为重点,扎实开展“春风行动”。组织各地定期开展脱贫劳动力专项就业招聘会,定向发布招聘信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服务下沉,依托就业服务机构和基层平台,组织专门人员进村入户,实施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脱贫及监测劳动力提供免费的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对于脱贫村中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脱贫劳动力,采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办法,组织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行动,有效帮助其实现就业。

四、公益性岗位、乡村公益性岗位

10.什么是公益性岗位?

指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主要目的、由政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公共管理和社会公益性服务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11.什么是乡村公益性岗位?

巩衔期间,特别设立的就业帮扶乡村公益性岗位。

12.乡村公益性岗位聘用的对象有哪些?

建档立卡脱贫家庭中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劳动力。

13.乡村公益性岗位涉及的工作有哪些?

主要从事就业社保协管、治安联防协管、保洁绿化、农村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看护和驻村工作队炊事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工作。

14.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聘用条件是什么?

①具有本村户籍,责任心强,长期在本村居住;

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且具有完成工作任务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

③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

15.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聘用程序?

①村委会推荐。各脱贫村根据岗位设置和聘用条件确定推荐人选,将推荐人选相关资料报所在乡镇进行审核;

②乡镇审核。乡镇对各村的推荐人选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对拟招聘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一般为5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后,将公示没有异议的拟聘人员相关资料上报县乡村振兴局识别脱贫身份;

③县乡村振兴局识别脱贫身份。县乡村振兴局对各乡镇拟聘人员进行脱贫身份识别,重点核实拟聘人员是否为本县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或监测户劳动力;

④县人社局审定。经县乡村振兴局识别脱贫身份后,县人社局对各乡镇报送的拟聘人员进行审核确定,报市人社局备案。

16.乡村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待遇怎么样?

就业帮扶乡村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从业期间可享受岗位补贴和工伤保险补贴,并按月足额支付从业人员应得的报酬,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岗位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每人每月600元,所需资金在就业补助中列支。

17.乡村公益性岗位什么情况下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停止发放各项补贴:

①通过其他途径已实现就业再就业的;

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死亡的;

③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

④无故连续旷工10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的;

⑤严重违反各乡镇(街道办、便民服务中心)人民政府管理制度的;

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⑦其他法定情形不适宜继续工作的。

五、技能培训

18.我县对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进行技能培训有什么补贴?

允许各类合法合规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其在脱贫村、乡(镇)开办培训班,就地就近培训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应在每期开班前向当地人社部门备案,由县区人社部门按照(榆政人社发〔2022〕221号)文件确定补贴标准。培训结束后,技能培训机构向人社部门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人社部门应按相关文件精神完成审核和补贴发放工作。

19.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方面有哪些政策措施?

①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加强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②适应市场需求分类实施培训。支持培训机构在脱贫人口集中的乡镇、行政村开设培训点或培训班,引导企业在脱贫县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对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对脱贫劳动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加大脱贫地区劳务品牌建设支持力度,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培训。

20.就业培训的途径有哪些?

一是参加县职教中心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的技能培训。县人社局在县职教中心和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开展常态化技能培训,脱贫劳动力根据自身实际到县职教中心报名参加培训。二是参加人社部门进村入户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根据部分劳动力不便离家,可以到乡镇、到村组,组织灵活采取“田间课堂”、“联合培训”和“定单培训”、“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引导培训机构因村、因人、因时施训,既满足其不同专业需求,又提供了时间、地点上的便利。三是在手机或电脑上参加网络培训。“秦云就业”是陕西省人社厅推出的一款政务服务微信小程序,目前已经面向全省劳动者开通。通过这个小程序,脱贫劳动力可以报名参加技能培训服务。

21.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政策目标是什么?

答: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在全国组织千所左右省级重点以上的技工院校开展技能脱贫培训行动,使每个有就读技工院校意愿的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应、往届“两后生”免费接受技工教育,每个有劳动能力且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脱贫家庭劳动者每年能够到技工院校接受至少1次免费职业培训,对接受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脱贫家庭学生(学员)推荐就业,实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22.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的补助方式?

答:农村脱贫家庭子女在我省技工院校就读并拥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学校给学生开具学籍证明,由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和学籍证明赴户籍所在县乡村振兴局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标准申请补助,所需资金从乡村振兴资金中列支。

六、社区工厂、扶贫基地

23.什么是社区工厂?

社区工厂指各类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创业人员在移民搬迁社区或利用乡(镇)、村集体的老厂房、学校旧址、农家庭院、居民民宅等闲置土地、房屋,创办的生产加工型工厂(分厂)或加工车间。

24.社区工厂的认定有哪些?

①地址在移民搬迁社区或乡镇、农村;

②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

③加工型工厂、分厂或车间;

④企业法定证件齐全;

⑤没有国有或民营的限制。

25.社区工厂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有什么补贴?

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在乡镇、行政村创办以乡村振兴开发为主要目的的社区工厂,社区工厂每吸纳一个脱贫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不低于一年期限劳动合同的,给予2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

26.什么是就业帮扶基地?(示范基地)

就业帮扶基地是指管理规范、吸纳就业能力强、且与脱贫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给予2000元一次性岗位补贴,并经县级及县级以上人社部门认定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

27.就业帮扶基地的限定范围?

享受政策的范围限定为就业帮扶基地,对象限定为脱贫劳动力、“三类户”劳动力。

28.省级就业帮扶基地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①热心社会公益、具有社会责任感;

②能够提供就业岗位,积极接收农村脱贫劳动力、“三类户”就业;

③职业培训制度较为完善,能够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技能培训;

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与脱贫劳动力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能够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⑤劳动关系总体和谐,最近两年未发生拖欠工资、集体停工等重大事件;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比较健全,管理规范,最近两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⑥生产经营比较稳定,近年来无不良征信和违法行为记录,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注重人文关怀。

29.省级就业帮扶基地的认定程序是怎样的?

①.符合条件的各类经济组织向属地县级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陕西省省级就业帮扶基地申请表》;

②县级人社部门初审;

③市级人社部门复审认定。

30.如何鼓励企业服务或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

①对来脱贫县招聘脱贫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免费提供招聘场地;

②依法依规设立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向脱贫劳动力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且脱贫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或劳务派遣公司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对职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500元。

七、高校毕业生优惠政策

31.困难毕业生享受哪些政策补贴?

对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脱贫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和民办高校毕业生可同等享受。

32.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和建档立卡脱贫家庭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如何安置?

对建档立卡脱贫家庭未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援助,落实就业见习或公益性岗位安置政策。通过清理、整合、开发,落实政府公益岗位,招聘一批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在全市企业开发脱贫劳动力就业岗位,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招聘一批脱贫家庭高校毕业生。

33.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对象?

学籍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技师院校、特殊教育院校,毕业年度内其家庭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本人残疾、或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办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

34.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

补贴标准为每人1000元。

八、创业帮扶

35.什么是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

36.一次性创业补贴目的?

人社部门对成功创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等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实现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促发展、以创业促振兴的目标。

37.一次性创业补贴对象是谁?

根据属地原则,对拥有子洲县户籍并在子洲县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三类户”、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等人员。

38.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日期是什么时候?

成功创业人员应在其创业实体登记注册后7至12个月期间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超过该期限的,不再受理其补贴申请。

39.一次性创业补贴补贴标准是多少?

对成功创业人员按每人5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40.一次性创业补贴材料要求是?

申请人报送材料时,需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表、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和户口本复印件、农业银行卡复印件、本人与创办实体的合照照片以及基本身份类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残疾证、退役证、低保证、毕业证、脱贫劳动力证明等可以证明政策补贴对象的有效凭证,补贴对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一提供即可)原件或者复印件。

41.创业培训补贴标准?

创业培训时间不少于80课时,补贴标准区分两种情况确定:若培训对象参加创业培训后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但在6个月内未实现创业的,按每人每期 1000 元给予培训机构补贴。

42.什么是创业担保贷款?

创业担保贷款是指以具备规定条件的创业者为借款人,由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财政部门贴息,用于支持创业,扩大就业的政策性贷款。

43.创业担保贷款的范围有哪些?

具有本省户籍,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回国学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含返乡创业农民工、信用乡村创业人员)、网络商户、建档立卡脱贫人口。

44.创业担保贷款申请对象应具备哪些条件?

个人借款人应当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自有资金,无不良信贷记录,从事经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取得相关合法经营执照、证件或证明材料。

45.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的额度和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个人借款人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借款人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46.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审核和发放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①借款人向创业项目所在地县(区)人社部门所属创业贷款担保机构(以下简称担保机构)提交申请;

②县(区)担保机构按规定对借款人资格进行审核认定,并对其经营状况、资信情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调查,对经审核认定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担保手续,并向经办银行出具担保函,移交借款人资料;

③经办银行依法履行审核责任,分别与担保机构和符合条件的借款人签订担保合同和贷款合同,并按合同约定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九、 社会保险

4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帮扶政策是什么?

答:按照政策要求,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按照最低缴费档次,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保费。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持续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按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